请点击“网络广播”

搜索表单

Webcast RSS

简体中文

今天我们要继续上一次的话题,看看由马丁路德引爆的宗教改革如何进一步蔓延、展开。

在上次节目中我们了解到,《九十五条》引发了激烈争议,为平息事态,路德同意保持沉默,但同时也要求对手不要再挑起争议。接下来,在1519年之前,路德都没有再参与相关讨论。与此同时,他的反对者却继续盯住问题不放,转而跟他的一位同工辩论,让那位同工几乎无法招架。看到这样的情形,路德认为对方没有遵守协议,于是重新加入辩论。对方乘机向他提出挑战,要求举行一次公开辩论会,彻底厘清双方立场。路德决定接受挑战,双方就在当时有名的莱比锡大学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当时,莱比锡是德国重要的文化中心,精英知识分子云集,而那一场辩论会又是开放式的,任何人都可以前往旁听。结果,这场辩论就为宗教改革带来了巨大影响。

经过这次辩论会,马丁路德进一步了解到问题的焦点到底何在。他看到,赎罪券争议的背后,真正的问题是——教宗的权柄到底有多大?当二者不一致时,究竟是教宗的权柄更重要,还是圣经的权柄更重要?

当时,尊崇教会传统的人都认为,教会理所当然应该听从教宗的;马丁路德却清楚明白,在信仰课题上,真正的权柄不在于任何人,只在于上帝。每个人都会有错,就连教会所开的全体会议也一样会犯错。唯一不会错的,只有神所启示的圣经。

更多
on 22 Dec 2017 2:12 PM
English(英语)

Matthew 6:19-24 (ESV)

19 “Do not lay up for yourselves treasures on earth, where moth and rust destroy and where thieves break in and steal, 20 but lay up for yourselves treasures in heaven, where neither moth nor rust destroys and where thieves do not break in and steal. 21 For where your treasure is, there your heart will be also.

更多
on 20 Dec 2017 2:12 PM
简体中文

伊甸园里的人是不会死的,神为什么还要在那里安放生命树?神看人的受造是美好的,为什么还要用分别善恶树考验人?而神与人同在的伊甸园中,竟然有引诱人犯罪的蛇!神的心意到底是什么?

***********************

本集节目所用诗歌为“神的路最美善”

更多
on 20 Dec 2017 8:00 AM
简体中文
更多
on 18 Dec 2017 2:12 PM
简体中文

在上次节目中,我们介绍了宗教改革领头人物马丁路德的成长过程,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会看到,1517年之后,路德的人生就跟教会改革运动密不可分了。这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导火索是关于赎罪券的争议。

其实,在赎罪券最早出现的时候,只是教会为了方便信徒表达悔过的一种安排——信徒犯错后,教会鼓励他们不单在口头上表达悔过,也要用行动来表达自己悔改的真诚。这种做法逐渐流行,教会就针对不同形态的过错,订立了相应的补偿行为。比方说,如果你偷了隔壁人家的钱,那你就应该全额赔偿所偷的款项,不单单是口头说声对不起;如果你偷了别人的牛,那就应该还给人家一头牛或两只羊……但很多时候,错误行为的直接受害人可能已经不在了,又或者那个错误不方便用具体的东西来偿还,因此教会就要求,犯错的人把一定金额的钱以奉献的方式交到教会,以示悔改之心。例如,如果一个人撒了谎,他除了口头上表达后悔,还当买十块钱的赎罪券。

到了中古末年,用金钱补偿错误的观念和风气已经相当流行。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有人会以为,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只要事后买一张赎罪券,就可以获得上帝的饶恕了。渐渐地,对人悔改心志的要求放松了,焦点放到了“买赎罪券”这样一个行为上,购买赎罪券变成了一种功德性的善行了。这就是赎罪券的主要弊病。

更多
on 15 Dec 2017 2:1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