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我是苏老师。我们上星期谈了“摆脱过去的阴影”。今天,我们要引用《圣经》约翰福音四章1-30节,39-42节这段经文来作为我们讨论的内容。这段经文说到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来到井边打水,而耶稣与她相遇了。这段对话中,耶稣基督的福音、上帝的爱改变了这个妇人。
首先,我们来剖析这位撒玛利亚妇人的身世背景或她对生命的信念。你认为周遭的人又是怎样看她的呢?
其实经文中并没有提及撒玛利亚妇人的身世背景,然而从耶稣说她已经有五个丈夫,现在有的不是她的丈夫(约4:18),可以看见她感情生活的失败,她道德生活的堕落。从她在太阳高挂的时刻才出来打水,可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女人。她在心态上不仅是向自己封闭,也是向他人封闭;她是当时社会所容不下的一个“坏女人”。而为了逃避别人的鄙视,在别人不可能出来打水的时候,也就是日中的时候,她才出现在井旁。
保罗指出,有假教师、假先知混入教会进行不法活动,所以教会领袖要提高警惕防备他们。既然假教师以宗教牟利的行为是应当杜绝的,那么对于一个信仰神的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利益?保罗指出,“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保罗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今生的财物要知足。他提醒我们,在人生的经验中,有一项基本但却经常被忽略的事实,就是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因此,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保罗并不鼓励我们追求贫穷,他强调的是,我们只是这世上寄居的客旅,在衣食住行上不当过于追求享受,能带走的只有我们的灵魂和与神的关系。接下来,保罗进一步对贪婪之罪作出了严厉的警告和斥责,并勾画了一幅贪婪之人堕落的画面——他们为了追求财富,愿意牺牲道德和良心。此外,贪心的人也陷在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贪婪和拜偶像一样,会滋生出其它的欲望来。最后,保罗指出,贪婪之人的错误欲望使他们沉浸在败坏和毁灭之中。为了强调这项严肃的警告,保罗引用了当时的谚语“贪财是万恶之根”。
听众朋友平安!我是盲福会的星光,欢迎收听环球传播为您制作的同唱一首歌,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诗歌是《常常喜乐》。
听众朋友,你心里常常有喜乐吗?你觉得,常常喜乐是一件很难的事,还是很容易的事呢?如果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让你感到失望、愤怒或者伤心难过的事情,你还会喜乐吗?又如何能喜乐呢?
很多心理学家或是心理辅导员会告诉我们说,我们对一件事的感受,跟那件事本身关系不大,相反,却跟我们看待那件事的方式和态度大有关系。
那么,面对多变的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呢?
圣经帖撒罗尼迦前书 5章16到18节教导我们说:“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圣经箴言17章22节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
企业若是顺服真理,就能发挥基督的影响力;企业若是体现仁义,就能得着基督的能力。若我们要建立的是与神永恒计划对齐的国度企业,我们就需从基督而来的属灵资源:权柄、命令及能力。
听众朋友平安!欢迎收听由“环球传播”制作的节目,我是悦纳
从今年九月开始,我们推出“天国企业文化”这一节目。本节目是根据“以勒职场国际事工”的《以基督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职场培训课程制作, 本课程由郑明贤牧师编写,旨在帮助弟兄姐妹在职场中活出基督。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透过希伯来书1:3了解什么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
当我们知道圣经的企业概念后,我们现在要了解的是为什么企业当以基督为中心。在本堂中,我们先认识基督,之后论及为何企业需要以基督为中心,最后了解企业如何以基督为中心。
那时他的长期目标是想重新成为医生,根据长期目标他设定了中、短期目标,比如每天读多少个单词、每天做多少次下蹲动作等等,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计划。
听众朋友平安!欢迎收听“环球传播”每周五推出的“职场攻略”节目,我是帝璁。在今天节目中,我们要透过新加坡《新桥》杂志的一篇人物专访,认识一位“差一点”就当了医生,没想到却成了励志导师、公司创办人、运动会金牌得主和成功企业家的年轻人。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是什么意思呢?哎,人生的起起伏伏有时候真是出人意表。
听众朋友,我们的心越宽大,天空就越宽广!也许在常人眼里,蔡祥麟是个残障人士,他右手不能灵活运用,右脚的行走也不自如;但在他自己眼里,他和正常人没有任何不同!人生道路百转千回,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可正如蔡祥麟所说:“境遇不能改变,心态可以调整;身体可以残障,心却不能残障,与其满怀戾气地抱怨,不如脚踏实地地寻求改变!”如今,身兼励志导师、公司创办人、教育和健康大使、东盟残疾人运动会金牌得主、新加坡杰出青年、新加坡“成功企业家”奖获得者多重身份的蔡祥麟,仍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突破心灵的束缚,去探索人生无限的可能!